先天性心率过快是病吗

先天性心率过快可能是病理性表现,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心率过快可能与遗传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部分先天性心率过快由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异常,如长QT综合征或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心悸、晕厥,严重时可引发室颤。确诊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心电图检查,治疗可选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心脏结构异常会导致代偿性心率增快。患儿常伴有口唇发绀、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轻症可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控制心率,中重度需手术矫正畸形。
新生儿甲亢可引起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伴随体重不增、多汗易激惹。通过检测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可确诊,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同时配合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这类情况常见于早产儿或喂养不当的婴儿,需通过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纠正,同时调整喂养方案。
部分婴儿因自主神经发育不完善出现良性窦性心动过速,安静时心率可达160-180次/分,但进食睡眠正常。这种情况随年龄增长多能自愈,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调节。
建议定期监测静息和活动后心率,记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保证充足睡眠。若心率持续超过年龄正常值上限,或伴随胸闷、晕厥等症状,需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心率过快时,母亲应避免刺激性饮食。儿童患者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