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中耳炎怎样根治

霉菌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耳道清洁护理、手术清创等方式根治,通常由曲霉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道瘙痒、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霉菌性中耳炎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常见外用药物包括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可抑制真菌生长;严重感染时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氟康唑片进行全身治疗。使用药物前需彻底清洁耳道,避免分泌物影响药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或胃肠不适,需遵医嘱调整方案。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耳道,清除真菌团块及分泌物,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掏耳,防止损伤耳道皮肤。淋浴时可用防水耳塞阻隔进水,潮湿环境易加重真菌。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
真菌团块堵塞耳道或引发鼓膜穿孔时,需行耳内镜下清创术清除病灶。手术可彻底去除坏死组织及真菌生物膜,术后配合抗真菌药物冲洗。若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需同期行乳突根治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游泳或潜水爱好者易反复感染。建议使用除湿机控制室内湿度低于60%,避免耳道进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真菌。免疫低下者应增强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
治愈后需持续观察3-6个月,复发时及时干预。避免滥用抗生素或激素类滴耳液,可能破坏耳道微环境平衡。耳道瘙痒时勿抓挠,可用炉甘石洗剂缓解。定期耳鼻喉科检查,尤其是有中耳炎病史或耳部手术史者。
霉菌性中耳炎根治需坚持足疗程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规定用药周期。日常注意耳部卫生,避免共用挖耳工具。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但游泳后需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道。若出现耳痛加剧、发热或眩晕,需警惕并发症,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