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腺癌什么意思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胰腺导管腺癌是指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胰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胰腺恶性肿瘤的80%-90%。胰腺导管腺癌可能与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遗传因素等有关,早期症状隐匿,进展期可能出现腹痛、黄疸、消瘦、消化不良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及病理活检。

1、发病机制

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与导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累积有关。KRAS基因突变见于90%病例,导致细胞异常增殖;CDKN2A、TP53等抑癌基因失活进一步促进恶性转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诱发导管上皮化生,增加癌变概率。高脂饮食、酒精摄入等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加速这一过程。

2、高危因素

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烟草中亚硝胺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慢性胰腺炎患者10-20年后癌变概率显著升高,尤其遗传性胰腺炎。新发2型糖尿病可能是早期征兆,40岁以上突发糖尿病需警惕。约10%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BRCA2、PALB2等基因突变者风险增加。

3、临床表现

胰头癌多以无痛性黄疸为首发症状,因肿瘤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淤积;胰体尾癌常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多数患者伴有明显体重下降,6个月内减轻超过10%。晚期可能出现脂肪泻、陶土样便,与胰酶分泌不足相关。部分患者可触及无压痛的胆囊肿大。

4、诊断方法

增强CT是首选影像学检查,能显示肿瘤位置、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获取病理诊断。CA19-9是重要肿瘤标志物,但胆道梗阻时可能出现假阳性。PET-CT有助于发现隐匿转移灶。对于可切除病例,需进行腹腔镜探查排除腹膜种植转移。

5、治疗原则

手术根治是唯一治愈手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头癌,远端胰切除术用于胰体尾癌。辅助化疗常用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局部进展期患者可采用新辅助治疗降期。晚期以姑息治疗为主,包括胆道支架置入缓解黄疸、镇痛药物控制疼痛等。

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需保证每日每千克体重30-35千卡热量摄入,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短肽型肠内营养剂。适当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改善消化功能。避免高脂饮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建议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监测治疗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