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癌是什么

转移性癌是指癌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属于癌症晚期表现。转移性癌可能由原发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直接浸润等方式转移引起,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和脑等。
癌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转移至远处器官,例如乳腺癌易转移至肺或骨。淋巴系统转移多见于胃癌或结直肠癌,癌细胞沿淋巴管扩散至淋巴结。直接浸润则常见于邻近器官,如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是易发生转移的常见原发肿瘤。肺癌常累及肾上腺和脑,乳腺癌多转移至骨和肝,前列腺癌以骨转移为主,结直肠癌易转移至肝和腹膜。
转移性癌症状与受累器官相关,骨转移可引起疼痛和病理性骨折,脑转移可能导致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肝转移常见黄疸和腹水,肺转移多表现为咳嗽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瘦和乏力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和PET-CT可发现转移病灶,肿瘤标志物如CEA和CA125有助于监测病情。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转移灶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以明确原发部位。
以全身治疗为主,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原发肿瘤类型和分子分型确定。局部治疗如放疗可用于缓解骨转移疼痛,手术切除适用于孤立性转移灶。姑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转移性癌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活动。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出现新发疼痛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