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跤后身体疼痛怎么护理

关键词: #疼痛
关键词: #疼痛
老人摔跤后身体疼痛可通过卧床休息、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止痛、观察并发症、康复训练等方式护理。摔伤通常由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平衡能力下降、地面湿滑、突发疾病等因素引起。
急性期需保持受伤部位制动,避免加重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移位。建议使用硬板床,腰椎受伤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屈髋体位。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注意轴线翻身避免扭转脊柱,骶尾部等骨突处用气垫圈预防压疮。
损伤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温度不超过50℃,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避免冻伤或烫伤。
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外用贴剂避免破损皮肤使用。存在骨质疏松时可配合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抗骨质疏松治疗。
重点监测意识状态、排尿情况及肢体活动度。髋部摔伤后出现腹股沟疼痛需警惕股骨颈骨折,胸背部疼痛伴随呼吸困难可能提示肋骨骨折或血气胸。长期卧床者注意坠积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征兆。
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关节被动活动,从远端指间关节开始到近端大关节。肌力训练采用抗重力体位,如仰卧位直腿抬高。平衡训练初期使用助行器,逐步过渡到扶墙站立。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日常需保持居室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浴室铺设防滑垫,夜间保留地灯照明。建议穿着防滑鞋,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每日补充维生素D3滴剂和钙剂。饮食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出现持续疼痛、活动受限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