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癣是什么皮肤病引起的

皮肤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癣 #皮肤病

红癣通常是由微细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皮肤病,可能与局部潮湿多汗、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红癣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或棕红色斑片,好发于腹股沟、腋窝等皮肤皱褶部位。

1、微细棒状杆菌感染

微细棒状杆菌是红癣的主要致病菌,属于皮肤正常菌群,在温暖潮湿环境下过度繁殖可引发感染。该菌分泌脂酶分解皮脂产生红色色素,导致特征性红斑。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地图状斑片,表面可有细小鳞屑。确诊需通过伍德灯检查显示珊瑚红色荧光,或镜检发现短小棒状杆菌。治疗可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

2、局部环境潮湿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或衣物不透气时,皮肤皱褶部位易积存汗液,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肥胖者、多汗症患者及热带地区居民更易发病。皮损常见于腹股沟、腋窝、乳房下等摩擦部位,可能伴有轻微瘙痒。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是关键,可配合使用氯化铝溶液减少出汗,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有助于预防复发。

3、卫生条件不良

不及时清洁皮肤皱褶部位的汗液和皮脂,可能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风险更高。皮损初期为淡红色斑点,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偶见轻度脱屑。日常需加强局部清洗,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严重者可短期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抑制真菌交叉感染,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

4、皮肤屏障受损

反复摩擦、过度清洁或使用碱性洗剂可能破坏皮肤角质层,增加细菌定植概率。常见于运动量大人群或长期佩戴护具者。皮损多呈环状或花瓣状,周边可有卫星灶。治疗期间应减少局部刺激,沐浴后及时擦干,可涂抹尿素维E乳膏修复皮肤屏障。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

5、免疫功能异常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诱发不典型红癣。皮损颜色较深且分布广泛,甚至累及躯干和四肢。需通过组织病理学与玫瑰糠疹等疾病区分。除常规抗菌治疗外,必要时需口服红霉素肠溶片进行系统治疗,同时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红癣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沐浴后彻底擦干皱褶部位,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使用公共浴池和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皮肤摩擦。若皮损持续扩散或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遵医嘱进行免疫调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