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后脱位可出现的畸形为

肘关节后脱位可出现的畸形主要有肘后三角关系改变、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固定、前臂短缩、鹰嘴后突、肘窝饱满。肘关节后脱位通常由外伤导致,需及时就医复位。
正常肘关节屈曲时肱骨内上髁、外上髁与鹰嘴突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后脱位时因尺骨鹰嘴移向肱骨后方,此三角关系破坏。触诊可发现肱骨内上髁与外上髁位置相对前移,伴随关节活动受限。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急性期需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2-3周。
脱位后肘关节常卡压在30-50度半屈曲位,主动及被动伸直均受限。这是由于尺骨冠状突卡在肱骨滑车后方所致,可能伴有肱肌、肱三头肌等周围肌肉痉挛。复位前可临时用三角巾悬吊制动,复位后需逐步进行屈伸功能锻炼。
尺桡骨近端向肱骨远端后方移位,导致患侧前臂视觉上较健侧缩短。可能伴有尺神经牵拉损伤,出现小指麻木症状。复位后需检查神经功能,若存在神经损伤可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尺骨鹰嘴向肘关节后方明显突出,局部皮肤可见凹陷。严重脱位可能合并鹰嘴骨折,需通过CT检查明确。单纯脱位采用闭合复位,若合并骨折需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开始被动关节活动。
肱骨下端向前移位使肘窝处饱满隆起,可能触及肱骨滑车结构。需与肱骨髁上骨折鉴别,后者会有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复位后建议使用肘关节支具保护,定期复查排除隐匿性骨折。
肘关节脱位复位后3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屈伸、旋转训练。日常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补充钙片及维生素D帮助韧带修复。若出现关节僵硬需及时康复治疗,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