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腿部萎缩属于什么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麻痹症腿部萎缩属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主要表现为下肢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及运动功能障碍。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侵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后可能导致永久性肌肉瘫痪和萎缩。

1、病毒损伤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炎病毒选择性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其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信号传导,长期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会逐渐萎缩。患儿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不对称萎缩,伴随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抑制病毒复制,恢复期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后期通过康复训练延缓肌肉萎缩。

2、肌肉失用性萎缩

由于瘫痪肢体长期缺乏主动运动,肌纤维逐渐变细、数量减少,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替代正常肌肉。临床表现为患肢周径明显小于健侧,肌张力低下。建议家长每日帮助患儿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使用辅具维持肢体功能位,必要时通过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修复。

3、血液循环障碍

肌肉萎缩导致局部微循环减少,进一步影响组织营养供应形成恶性循环。患儿常见患肢皮肤温度偏低、颜色苍白。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血液循环,配合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增强细胞代谢,中医针灸也有助于疏通经络。

4、继发关节畸形

长期肌力失衡可能引发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足下垂等畸形,加重功能障碍。早期需使用矫形器固定关节,严重畸形需行肌腱延长术或关节融合术。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步态变化,避免继发损伤。

5、脊柱代偿性侧弯

下肢肌力可能引发骨盆倾斜,进而导致脊柱侧凸畸形。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行走时身体摇摆。轻度侧弯可通过支具矫正,重度需手术植入脊柱内固定系统。日常建议进行游泳等对称性运动,加强核心肌群训练。

家长需定期带患儿至康复科评估肌肉功能状态,坚持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电刺激治疗。营养方面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夜间使用踝足矫形器预防足下垂。若出现进行性肌力减退或关节变形,应及时就医调整康复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