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分型有哪些种类

小儿骨折分型主要包括青枝骨折、完全骨折、骨骺骨折、压缩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等类型。小儿骨骼具有生长板未闭合、骨膜较厚等特点,骨折分型与成人存在差异。
青枝骨折是儿童特有骨折类型,表现为骨皮质一侧断裂而另一侧弯曲未完全断开,形似折断的青树枝。多发生于长骨干如桡骨、尺骨,因儿童骨骼韧性较强导致。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4-6周,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完全骨折指骨皮质完全中断,可分为横行、斜行或螺旋形骨折。常见于跌落伤或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治疗需根据移位程度选择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术后需限制活动避免二次损伤。
骨骺骨折涉及生长板损伤,按Salter-Harris分型可分为5型。Ⅰ型为单纯骨骺分离,Ⅴ型为生长板压缩性损伤。需精确复位避免生长障碍,严重者需手术克氏针固定,定期随访至骨骼成熟。
压缩性骨折多见于椎体,因纵向压力导致骨小梁塌陷。儿童常见于高处坠落伤,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轻度可通过卧床休息恢复,严重者需支具保护,需排除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
病理性骨折因骨骼本身病变如骨囊肿、成骨不全等导致骨质脆弱而骨折。需治疗原发病,骨折处理需个体化方案,必要时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骨折。
儿童骨折后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鱼类等食物。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评估骨骼愈合情况及生长发育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注意看护儿童避免危险动作,选择合适运动项目降低外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