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季腹泻预防知识

幼儿园秋季腹泻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手部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及时隔离患儿等方式预防。秋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饮食不洁、腹部受凉、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幼儿园应确保食材新鲜并彻底煮熟,避免提供生冷食物。餐具须高温消毒,饮用水需煮沸。水果蔬菜要清洗干净,禁止幼儿共用餐具。食堂工作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每餐需留样48小时以备查验。
教导幼儿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配备儿童专用洗手液。教师在接触幼儿前后需进行手消毒。幼儿园应每日对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建议家长为幼儿准备独立毛巾,避免交叉使用。
流行季节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患儿呕吐物需用消毒粉覆盖后清理。幼儿园发现腹泻病例应立即隔离,对班级进行终末消毒。教师需观察幼儿精神状态,发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及时通知家长。家长应避免让患儿接触其他儿童。
国产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3岁婴幼儿,需口服3剂次。接种后可降低重症腹泻概率,保护期约1年。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腹泻,一般2天内自行缓解。家长需在秋季腹泻流行前1个月完成接种程序。
幼儿出现水样便每日超过3次或伴有呕吐时,需立即离园就医。确诊感染性腹泻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家长需收集患儿粪便标本送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恢复期饮食宜清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幼儿园需建立晨午检制度,每日记录幼儿体温和排便情况。保持教室通风,每周紫外线消毒1次。建议家长为幼儿准备保温水壶,避免饮用凉水。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增减衣物防止腹部受凉。若班级出现3例以上腹泻病例,应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并配合流调。日常可适量食用蒸苹果、焦米汤等收敛性食物帮助调理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