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有什么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肠瘘主要表现为肠内容物异常外漏、腹痛、发热、营养不良及皮肤刺激症状。肠瘘通常由腹部手术并发症、创伤、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瘘口位置和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
肠内容物通过异常通道流出体外或进入其他器官是肠瘘的核心症状。小肠瘘可能排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或胆汁样液体,结肠瘘则常见粪便样排泄物。外漏量取决于瘘口大小,高位瘘每日可达数百毫升,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患者需通过瘘口引流袋收集渗出物,并定期监测液体平衡。
腹腔内炎症或肠液刺激腹膜可引发定位明确的腹痛,疼痛程度与瘘口周围感染情况相关。感染性腹痛多伴随局部肌紧张和反跳痛,需警惕腹膜炎发生。部分患者出现痉挛性疼痛,与肠管痉挛或部分梗阻有关。临床常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严重时需禁食胃肠减压。
约半数患者出现38℃以上中低热,多因腹腔感染或脓肿形成所致。高位肠瘘更易引发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增高提示感染进展。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长期消化液丢失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收障碍,患者体重可下降超过原体重的20%。实验室检查常见低蛋白血症、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需通过肠外营养补充热量,瘘口远端肠管功能正常时可尝试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营养支持。
消化液持续刺激瘘口周围皮肤可引起红肿、溃烂甚至深部组织坏死。胰瘘或高位肠瘘的碱性渗出物腐蚀性更强。护理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严重时使用造口护肤粉隔离腐蚀性液体。合并真菌感染需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
肠瘘患者应保持瘘口周围清洁干燥,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低渣饮食减少排泄物刺激。每日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监测体温变化。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稳定后可逐步恢复活动。建议每2-3天更换一次引流装置,出现剧烈腹痛、高热或引流液突然减少需立即就医。长期不愈的复杂性肠瘘可能需择期行肠瘘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