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怎么检查才能查出来

支气管炎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痰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确诊。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引起。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炎的常规方法之一,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通常升高,病毒感染时可能正常或降低。血常规检查操作简便,结果快速,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痰液检查有助于明确支气管炎的病原体类型,通过痰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检查前需用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深部痰液,避免唾液污染样本。痰液检查对细菌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指导抗生素选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痰困难,可通过雾化吸入帮助排痰。
胸部X线检查能显示支气管壁增厚、肺纹理增粗等支气管炎特征性改变,同时可排除肺炎、肺结核等疾病。该检查辐射量较小,但孕妇应谨慎选择。检查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单纯支气管炎X线表现可能不明显。检查前应去除身上金属物品,避免影响成像质量。
肺功能检查通过测定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等指标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对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尤为重要。检查要求患者配合进行深呼吸和用力呼气动作,结果可反映小气道病变。该检查无创安全,但急性发作期可能无法配合完成。检查前需停止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避免结果偏差。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支气管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灌洗。该检查适用于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或需排除肿瘤的情况。检查前需空腹,局部麻醉后经鼻或口插入支气管镜。检查后可能出现咽喉不适,应暂时禁食禁水。支气管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
确诊支气管炎后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温盐水漱口可缓解咽喉不适。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3周应及时复诊,长期咳嗽患者需定期复查肺功能。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戒烟是预防支气管炎最重要的措施,同时应加强锻炼增强呼吸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