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痛的小儿推拿

儿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腹胀 #腹痛

腹胀腹痛可通过小儿推拿缓解,常用手法有揉腹、推脾经、摩腹、运内八卦、捏脊等。腹胀腹痛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积气、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1、揉腹

以掌心或四指指腹顺时针轻柔按压腹部,重点操作中脘、天枢等穴位。揉腹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因饮食积滞或受凉导致的胀气。操作时力度需轻柔,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若患儿出现拒按或哭闹加剧,应立即停止。

2、推脾经

用拇指桡侧从患儿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300次。推脾经能健脾和胃,改善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胀。操作前可涂抹少量爽身粉减少摩擦,注意观察患儿皮肤反应。合并发热或腹泻时不宜使用此法。

3、摩腹

以手掌面沿结肠走向做环形摩擦,从右下腹开始经右上腹、左上腹至左下腹。摩腹可促进肠道排气,适用于功能性腹胀。操作时手掌温度需适宜,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禁用。

4、运内八卦

以掌心对准患儿肚脐,做顺时针环形推运,范围不超过肋缘与耻骨联合。运内八卦能调和脏腑气机,对乳食积滞型腹痛效果显著。操作频率约80-100次/分钟,持续2-3分钟。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禁用此法。

5、捏脊

沿脊柱两侧从尾椎至大椎穴提捏皮肤,每次3-5遍。捏脊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消化不良伴随的腹胀。操作时拇指与食指需保持合适间距,避免过度牵拉皮肤。皮肤破损、高热或严重营养不良患儿不宜采用。

家长需注意推拿前清洁双手并修剪指甲,保持环境温暖。推拿后适量饮用温水,避免立即进食生冷食物。若推拿2-3次无效,或出现呕吐、血便、持续哭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日常应规律喂养,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