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疱疹怎么引起的

皮肤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疱疹

一型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唾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复发。

1、直接接触传播

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皮损部位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微小破损进入人体,常见于接吻、共用餐具等行为。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随后形成群集性水疱,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软膏等外用抗病毒药物。

2、唾液传播

无症状排毒期唾液中含有病毒颗粒,通过共用餐具、食物分享等途径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口唇周围红斑、水疱伴疼痛,需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临床常用泛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颗粒等口服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3、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产道感染可能造成新生儿疱疹,表现为皮肤黏膜疱疹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妊娠期发现活动性感染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采用阿昔洛韦注射液进行干预。分娩方式需根据病情评估选择。

4、免疫力下降诱发

熬夜、压力、感冒等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时,潜伏病毒可被激活。复发时症状较轻,多局限于口周,可表现为瘙痒性小水疱。除抗病毒治疗外,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增强抵抗力。

5、外伤感染

皮肤屏障受损时接触病毒污染物可能引发感染,如医务人员未戴手套接触患者皮损。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需及时清洁消毒。严重者需联合使用阿昔洛韦胶囊与抗生素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日常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扩散。发作期需单独使用毛巾餐具,减少与他人皮肤接触。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可适量增加富含赖氨酸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出现发热、广泛皮损或眼部不适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复发频繁者可咨询医生进行长期抑制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