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百日咳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婴儿
关键词: #婴儿
婴儿百日咳是指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婴儿,病程可持续2-3个月,主要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卡他期持续1-2周,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低热、打喷嚏、流泪和轻微咳嗽。此期传染性最强,但容易被误诊。家长需注意观察咳嗽是否逐渐加重,若出现夜间咳嗽加剧或进食后呛咳,应及时就医排查。此阶段可通过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或细菌培养确诊。
痉咳期持续2-6周,特征为成串的痉挛性咳嗽,发作时连续咳嗽后伴高调鸡鸣样回声,常导致面部涨红或发绀。咳嗽发作后可能伴随呕吐或窒息,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家长需保持婴儿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每日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
恢复期咳嗽频率和强度逐渐减弱,持续1-2周。但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咳嗽反复,此阶段仍具有传染性。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继续隔离至抗生素治疗满5天后。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关键,婴儿应在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
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婴儿因膈肌和肋间肌发育不完善,剧烈咳嗽可能导致脐疝或肋骨骨折。出现呼吸暂停、抽搐或持续高热时需立即急诊。红霉素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首选治疗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保持环境湿度在60%左右有助于缓解咳嗽,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换水清洁。喂养宜少量多次,咳嗽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接触婴儿前家长应洗手戴口罩,未接种疫苗的家庭成员需预防性用药。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和肤色变化,准备急救吸痰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百日咳患儿应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后,所有家庭成员需检查疫苗接种情况。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黏膜修复,但避免使用镇咳药物。定期随访肺部听诊和血氧监测,警惕继发细菌感染。保持接种记录完整,按时完成百白破疫苗后续加强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