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恶性肿瘤包括哪些

活动性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浸润性癌、转移性癌、复发癌、原发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快速进展的肉瘤等类型。这些肿瘤具有细胞增殖活跃、侵袭性强或已发生扩散的特点,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浸润性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伴随间质纤维化或炎症反应。临床需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治疗多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
转移性癌指原发灶癌细胞通过淋巴道或血行播散至其他器官形成的继发肿瘤,如肝癌肺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等。影像学可见多发性病灶,肿瘤标志物常显著升高。治疗需根据转移部位选择局部放疗、靶向治疗或全身化疗。
复发癌指经过手术或放化疗后再次出现的恶性肿瘤,常见于治疗后1-3年内。复发可能与微转移灶残留或治疗抵抗有关,表现为原发部位或邻近区域新生肿块。需重新评估病理分型及分子特征以调整治疗方案。
包括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骨髓或淋巴组织中肿瘤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临床可见血细胞异常、骨质破坏或淋巴结肿大,需通过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等确诊。治疗常采用化疗联合免疫调节剂。
如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横纹肌肉瘤等,生长速度显著快于普通肉瘤,易早期发生肺转移。影像学显示肿瘤体积短期内增大,病理可见高度异型细胞和活跃核分裂象。治疗需广泛切除联合新辅助化疗。
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周期,出现新发疼痛或体重骤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