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阴道炎怎么办

儿童阴道炎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局部用药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儿童阴道炎通常由卫生习惯不良、过敏反应、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儿会阴部,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阴道。重复进行剧烈运动后应及时清洁,减少汗液刺激。
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减少芒果、菠萝等易致敏水果摄入,避免过敏诱发炎症。每日饮水超过1000毫升,促进代谢物排出。控制高糖食物摄入,降低真菌感染概率。
真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外涂,细菌感染可用红霉素软膏。使用前需清洁双手,轻柔涂抹于外阴红肿处。避免自行使用成人阴道栓剂,儿童阴道黏膜较薄易受损伤。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刺痛等不良反应。
严重感染时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口服抗生素。寄生虫感染需服用甲硝唑片,使用前需确认过敏史。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减少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需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必要时做尿常规排除尿路感染合并症。长期炎症可能需激素水平评估,排除性早熟等内分泌问题。家长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供医生参考。
日常应选择宽松裤装避免摩擦刺激,游泳后立即更换泳衣。定期煮沸消毒内裤和毛巾,避免与他人共用洗浴用品。观察排尿时是否哭闹、内裤分泌物颜色异常等情况。未经医生指导不要使用阴道冲洗等成人护理方式,儿童阴道环境与成人差异显著,不当处理可能加重损伤。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性分泌物,须及时前往儿科或儿童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