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是什么病引起的症状

肌腱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可能由过度使用、运动损伤、姿势不良、风湿性疾病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或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反复进行相同动作会导致肌腱纤维微损伤,常见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或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人群。典型症状为活动时疼痛加重,可能伴随局部发热感。建议减少诱发动作,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抗炎药物。
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易造成肌腱急性损伤,多发生在跟腱、肩袖等部位。特征为突发锐痛伴功能障碍,可能出现皮下淤血。损伤初期应遵循PRICE原则制动,恢复期可进行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严重撕裂需考虑关节镜手术修复。
长期维持错误姿势会使肌腱持续处于异常应力状态,常见于办公室人群的颈肩部肌腱炎。表现为慢性钝痛和僵硬感,晨起症状明显。需调整工作站高度,每小时进行拉伸训练。顽固性疼痛可尝试冲击波治疗配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可引发肌腱鞘膜炎症,好发于手指、腕部等小关节。典型表现为对称性肿痛和晨僵超过1小时。需进行抗风湿治疗,常用甲氨蝶呤片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病情。生物制剂适用于传统药物无效者。
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疾病会导致肌腱组织变性,常见于跟腱和髌腱部位。特征为渐进性增粗和弹性下降,可能触及结节。需严格控制原发病,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改善肌腱微循环。秋水仙碱片可用于痛风性肌腱炎急性发作。
肌腱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急性期过后可进行低强度水中运动,水温保持在28-32摄氏度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使用电脑时每30分钟活动手腕关节,睡眠时可用枕头保持患肢功能位。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卡压感,建议尽早就医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