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多形红斑

皮肤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红斑

病毒性多形红斑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可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毒性多形红斑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引起,需通过抗病毒治疗及对症处理缓解症状。

1、病因与诱因

病毒性多形红斑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单纯疱疹病毒1型是最常见的病原体,柯萨奇病毒、EB病毒等也可诱发。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紫外线照射、药物过敏、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皮损多出现在四肢远端及口腔黏膜,表现为靶形红斑或虹膜样损害。

2、典型症状

皮肤损害初期为红色斑丘疹,逐渐发展为中央暗红、边缘鲜红的靶形皮损,直径可达3厘米。口腔黏膜可出现糜烂、溃疡,影响进食。部分患者伴随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皮损具有对称分布特点,手足背、肘膝伸侧为好发部位。

3、诊断方法

临床主要依据特征性皮损形态和病史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行病毒血清学检测或皮损活检。需与药疹、荨麻疹、手足口病等鉴别。血常规可能显示淋巴细胞增高,组织病理学可见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改变。

4、药物治疗

轻症患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口腔糜烂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中重度患者需口服阿昔洛韦片抗病毒,严重黏膜损害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片。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皮肤糜烂处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护理措施

发病期间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外出做好防晒,停用可疑致敏药物。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密切观察皮损变化,出现高热或皮损化脓需及时复诊。

病毒性多形红斑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皮损结痂后避免强行剥离。恢复期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和新鲜蔬菜水果。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皮肤。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病毒药物剂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新发皮损或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