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细菌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滴眼液、冷敷、清洁护理等方式治疗。细菌性结膜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需及时干预。
细菌性结膜炎早期常见眼睑皮肤发红肿胀,可能伴随灼热感或异物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红肿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睁眼。建议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眼周,避免揉眼加重炎症。若红肿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眶周蜂窝织炎。
晨起时黏稠的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黏附睫毛,是细菌性结膜炎的典型特征。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分泌物呈黏液脓性,可导致暂时性视力模糊。可用消毒棉签蘸取生理盐水从内眦向外眦单向擦拭,每日重复进行3-4次。
球结膜和睑结膜弥漫性充血呈鲜红色,血管纹理模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可能出现结膜下出血点。急性期建议冷敷缓解充血,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避免佩戴隐形眼镜直至充血完全消退。
炎症刺激会导致角膜敏感性增高,出现畏光、反射性流泪等症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儿童患者该症状更显著。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室内保持柔和光线。若出现剧烈眼痛需警惕角膜炎并发症。
部分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同侧耳前淋巴结压痛性肿大,提示机体免疫应答活跃。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应单独使用毛巾、枕头等生活用品,避免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黏膜修复,如胡萝卜、菠菜等。急性期禁止游泳或长时间用眼,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视力下降、眼睑痉挛等情况需立即复诊。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有频繁揉眼行为,并及时修剪患儿指甲防止角膜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