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的细菌是什么意思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的细菌通常指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该病是链球菌感染后导致心脏瓣膜慢性炎症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咽喉部链球菌感染未彻底治疗有关,表现为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等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的发生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当人体咽喉部感染这种细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对抗细菌,但由于细菌抗原与心脏组织存在相似性,抗体可能错误攻击心脏瓣膜,导致瓣膜逐渐增厚、粘连或钙化。这种免疫反应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2-4周出现,初期可能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发热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为慢性瓣膜病变。二尖瓣最常受累,可能出现瓣膜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或关闭不全导致的心悸乏力。
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的关键在于及时彻底治疗链球菌性咽炎。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确诊链球菌感染后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已确诊瓣膜病变者需定期心内科随访,根据病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瓣膜修复/置换手术。平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钠盐摄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