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骨折有什么表现

儿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新生儿

新生儿骨折主要表现为患处肿胀、活动受限、异常哭闹、局部皮肤颜色改变以及拒绝触碰患肢。新生儿骨折可能与产伤、先天性骨病、代谢异常、外力损伤或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肢体变形、皮下淤血、肌张力异常、反射减弱或发热等症状。

1、患处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炎性渗出和水肿。触摸时可发现患肢较对侧明显增粗,皮肤发亮,按压有凹陷性水肿。若为颅骨骨折,可能出现头皮血肿或骨擦感。家长需避免按压肿胀部位,及时就医进行X线检查。

2、活动受限

新生儿骨折后因疼痛会出现自主运动减少,表现为患肢保持固定姿势。如锁骨骨折时患侧上肢呈屈曲内收状,股骨骨折时下肢外旋畸形。家长需观察双侧肢体活动对称性,发现异常需用软布固定患肢后送医。

3、异常哭闹

骨折疼痛会导致新生儿持续哭闹且安抚无效,尤其在移动患肢时哭闹加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拒奶、睡眠障碍等伴随症状。家长需记录哭闹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帮助诊断。

4、皮肤颜色改变

骨折部位可能出现皮肤青紫或苍白,提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开放性骨折可见皮肤破损出血。家长发现颜色异常时需检查是否伴有皮温降低,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5、拒绝触碰

新生儿会通过肢体回缩、哭闹等方式抗拒对患处的接触检查。触诊时可发现骨擦音或异常活动。家长需避免自行复位,应使用夹板或绷带临时固定后送医,防止二次损伤。

新生儿骨折后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摇晃或过度包裹。母乳喂养时可适当增加维生素D摄入促进钙吸收。恢复期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按医嘱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注意观察患肢末梢循环,发现皮肤发绀或肿胀加重需立即复诊。日常护理中应避免拖拽四肢,更换衣物时采用滚动式翻身法减少患处受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