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正祛邪”论治,侯宪聚丰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

近年来,慢性肝病、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复杂的病情和高昂的治疗负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人性化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学界探索的重要方向。
侯宪聚,我国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为国家级中医传承师,中国中药协会肝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在该领域深耕四十余载,诊疗的各类肝病患者数以万计,在临床与学术上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据了解,侯宪聚主任基于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系统深化了“扶正祛邪”理论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关键性的临床指导原则。“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之一,“扶正”即调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祛邪”即清除致病因素。在肝病这类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与时机,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在临床中,侯宪聚主任发现,对于肝癌、肺癌等患者,在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强力“祛邪”之后,患者往往出现元气大伤、气血亏虚的状况。此时,中医药治疗的重点应立即转向“扶正”,通过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体能,提升免疫力,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反之,对于某些体质尚可但邪气炽盛的患者,则需大胆“祛邪”,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方法,控制病情发展。
侯宪聚主任介绍,他曾接诊一位年近七旬的肝病患者,初次就诊时因身体极度虚弱,面色萎黄,食欲全无。侯主任辨证其为“脾肾阳虚,邪毒内聚”,治疗上果断以“扶正”为先,重用温补脾肾的中药。待患者体力、食欲改善后,再逐步加入“祛邪”的药物。经过一年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该案例充分体现了精准把握“扶正”与“祛邪”辩证关系的重要性。
值得关注的是,侯宪聚主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内科领域的重要实践者与推动者。他参与主编的《丙型肝炎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丙肝康颗粒治疗慢性丙肝226例临床分析和研究等学术著作,为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
医者仁心,矢志守护百姓健康。侯宪聚主任在“扶正祛邪”理论临床应用上的深化与丰富,标志着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大疾病领域取得了坚实的临床进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侯宪聚出诊地点: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