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频要检查什么

儿童尿频需要检查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尿流动力学、血糖和肾功能等项目。儿童尿频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糖尿病、尿崩症或心理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
尿常规是诊断儿童尿频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儿可能出现尿液浑浊、排尿疼痛等症状。若确诊为尿路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家长需注意收集儿童晨起中段尿送检以提高准确性。
泌尿系统超声能观察肾脏、膀胱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尿路畸形、膀胱结石等器质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排尿次数增加伴尿量减少,部分患儿会出现排尿中断现象。对于膀胱结石引起的尿频,医生可能建议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检查前需让儿童饮水憋尿以保证成像清晰。
尿流动力学检查适用于怀疑膀胱功能障碍的患儿,通过测量尿流率、膀胱压力等参数,可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或神经源性膀胱。这类患儿常表现为尿急、尿失禁,夜间症状可能加重。治疗可能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同时配合定时排尿训练。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排除糖尿病引起的多尿症状。糖尿病患儿除尿频外,通常伴有多饮、体重下降等表现。确诊后需胰岛素治疗配合饮食管理,家长应监测儿童每日血糖变化。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
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帮助诊断尿崩症或慢性肾病。尿崩症患儿会出现低比重尿和持续性口渴,可能需要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检查前应避免高蛋白饮食,采血后按压穿刺点防止淤青。
家长发现儿童尿频时应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和尿量,避免让儿童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夜间排尿增多时可适当限制睡前饮水量,白天鼓励规律饮水。若尿频伴随发热、血尿或生长发育迟缓,须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膀胱控制力,但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