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常见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泄泻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泄泻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排便次数增多是泄泻最典型的表现,每日排便超过3次且粪便性状改变即可判断为泄泻。感染性泄泻患者排便频率可能达到10次以上,常伴随里急后重感。急性细菌性痢疾可出现脓血便,轮状病毒肠炎则以水样便为主。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尿量,防止脱水。
粪便含水量超过85%时呈现稀糊状或水样,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霍乱弧菌感染会导致米泔水样便,贾第虫感染可见脂肪泻。长期水样便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肠蠕动亢进引发阵发性脐周绞痛,肠鸣音活跃可达每分钟10次。炎症性肠病多伴左下腹压痛,肠易激综合征疼痛常在排便后缓解。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胃肠黏膜受刺激时通过迷走神经引发呕吐反射,诺如病毒感染常见喷射状呕吐。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可使用多潘立酮片止吐,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家长需将婴幼儿头部侧放防止误吸。
细菌毒素入血会引起体温升高,沙门氏菌感染常见弛张热。严重脱水可导致四肢无力、眼窝凹陷,需监测血压变化。对乙酰氨基酚片可退热,口服补液盐溶液能纠正脱水。出现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
泄泻患者应选择低渣低脂饮食,如米汤、软面条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餐具消毒,饭前便后规范洗手。慢性泄泻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婴幼儿需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居家可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药物,但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尿量减少等情况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