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后脑勺被蚊子咬了个大包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蚊子 #宝宝

宝宝后脑勺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的大包通常是虫咬性皮炎的表现,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消退。若局部红肿明显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警惕继发感染或过敏反应。

蚊虫叮咬后释放的唾液蛋白会触发人体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婴幼儿皮肤薄且免疫系统未完善,反应往往比成人更明显,可能出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硬结,伴有瘙痒、灼热感。初期可用冷毛巾敷5-10分钟缓解肿胀,每日重复进行3-4次。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有助于中和酸性毒液,炉甘石洗剂外涂能减轻瘙痒。避免抓挠是防止继发感染的关键,可给宝宝戴上纯棉手套。

当肿块持续增大超过48小时、出现黄色渗液或周围皮肤发烫时,可能已合并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会导致脓疱疮或蜂窝织炎。此时需就医进行脓液培养,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若宝宝出现烦躁不安、拒食或肢体僵硬,需排除蚊媒传染病如乙型脑炎,但这种情况在规范接种疫苗的婴幼儿中极为罕见。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安装纱窗纱门物理防蚊。婴幼儿外出可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开花草茂盛区域。被褥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可杀灭尘螨等过敏原。2岁以下儿童慎用驱蚊产品,必要时选择含派卡瑞丁成分的儿童专用制剂,避免接触眼周和手掌。记录每次叮咬后的反应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过敏体质,反复出现巨大荨麻疹的宝宝需要排查免疫系统异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