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肚脐炎症状及治疗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肚脐

婴儿肚脐炎主要表现为脐周红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可能伴有发热或哭闹不安。治疗方式主要有局部消毒护理、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红外线照射、手术清创等。脐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防败血症并发症

1、局部消毒护理

每日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脐部2-3次,保持干燥。操作前家长需洗净双手,用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避免污染尿布区域。脐带残端未脱落时,需将残端轻轻提起彻底消毒根部。若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可选用克霉唑溶液替代碘伏。

2、外用抗生素药膏

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适用于轻度感染,每日涂抹2次。用药前需清除脓痂,薄涂覆盖红肿区域。耐药菌感染时可选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持续使用不超过7天。

3、口服抗生素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适用于发热或扩散性感染。疗程通常5-7天,家长需按时足量给药。严重感染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用药期间监测腹泻等不良反应,避免与益生菌同服。

4、红外线照射

医院采用低能量红外线治疗仪照射10-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创面愈合。适用于渗液较多的慢性脐炎,每周2-3次。家庭护理可用25瓦白炽灯保持30厘米距离照射,注意防止烫伤。

5、手术清创

对形成脐部脓肿或坏死性筋膜炎者,需手术切开引流。全麻下清除坏死组织,留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极少数合并脐肠瘘需行瘘管切除术。术后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预防感染。

家长应每日检查脐部情况,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避免使用爽身粉。哺乳期母亲需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婴儿免疫力。脐带脱落前禁止盆浴,擦拭身体时避开脐周。若出现发热拒奶、脐周紫红色硬结或血性分泌物,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