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梗阻怎么办

直肠癌术后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肠内营养支持、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治疗。直肠癌术后梗阻通常由术后粘连、吻合口狭窄、肿瘤复发、肠蠕动减弱、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胃肠减压是缓解术后梗阻的基础措施,通过留置胃管吸引胃肠内容物减轻肠道压力。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胃管堵塞或移位。胃肠减压期间需禁食禁水,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若减压后腹胀无缓解或出现呕血,需警惕肠坏死或吻合口瘘。
梗阻缓解后应从清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初期每2小时进食50-100毫升米汤或藕粉,后期可添加蒸蛋、烂面条。饮食调整需配合肠鸣音恢复情况,若进食后呕吐需暂停并告知医生。
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促进胃肠蠕动,或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对于炎症性水肿引起的梗阻,可能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促动力药物需排除机械性梗阻,肿瘤复发患者可考虑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生成。
长期梗阻患者可通过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选择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输注速度从20毫升/小时开始逐渐增量,营养液温度保持接近体温。需每日评估腹部体征,若出现腹泻或腹胀需调整营养配方。
对于粘连性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肠粘连松解术。吻合口狭窄可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肿瘤复发梗阻需评估是否可行姑息性造瘘术。二次手术前需完善CT评估梗阻部位及程度,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
直肠癌术后梗阻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避免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记录每日排便及排气情况,发现腹痛加重或停止排气排便应及时就诊。长期饮食管理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定期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复发迹象,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