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囊肿怎么办

牙龈囊肿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局部消毒、定期复查、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牙龈囊肿通常由牙根感染、外伤刺激、牙齿发育异常、口腔卫生不良、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手术切除是治疗牙龈囊肿的主要方式,适用于囊肿较大或反复发作的情况。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切除囊肿及周围病变组织,必要时需配合根管治疗或拔除患牙。术后需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术式包括囊肿刮治术、袋形缝合术等。
对于小型囊肿或术后辅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合并急性炎症时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肿胀。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治疗。
每日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4次,配合碘甘油局部涂抹囊肿表面。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避免机械刺激。餐后及时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出现渗液时可湿敷生理盐水。
术后每3个月需进行口腔检查,通过X线片观察骨质修复情况。囊肿易复发者应每半年复查一次,监测有无新发病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吸烟者建议戒烟。发现牙龈异常膨隆应及时就诊。
治疗期间多摄入牛奶、鸡蛋羹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增加猕猴桃、西蓝花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避免咀嚼坚果、脆骨等硬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饮用温水时避免温度超过40℃。
牙龈囊肿患者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日刷牙不少于2次。避免用患侧咀嚼,夜间有磨牙习惯者需佩戴咬合垫。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孕妇及青少年患者治疗前需告知医生具体情况,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其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