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分期口诀

关键词: #血管
关键词: #血管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分期口诀可概括为三期: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组织坏死期。该疾病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肢体远端缺血性症状逐步加重。
此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患者行走时因肌肉缺血出现小腿或足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肢体远端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可能伴随皮肤苍白或发绀。此时血管炎症导致管腔狭窄但未完全闭塞,通过戒烟、保暖、适度运动等保守治疗可延缓进展。需警惕寒冷刺激加重血管痉挛。
病变进展至持续性静息痛,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皮肤干燥脱屑,趾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明显。动脉搏动消失,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此期血管接近完全阻塞,侧支循环代偿不足,可能出现溃疡前兆。需严格戒烟并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扩张剂如前列地尔注射液,必要时考虑血管介入治疗。
终末期表现为肢体远端不可逆坏死,分为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两种类型。干性坏疽界限清楚伴剧烈疼痛;湿性坏疽合并感染可出现恶臭分泌物及全身中毒症状。此期常需截肢手术控制感染扩散,术后需长期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并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残端血供。合并糖尿病者需强化血糖控制。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终身严格戒烟,避免外伤和寒冷刺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建议穿着宽松棉袜与防护鞋,洗脚水温不超过40℃。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控制血压血脂。定期复查血管彩超评估血流情况,出现新发疼痛或溃疡需立即就医。适当进行伯格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