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炎症状要做哪些检查确诊病因呢

小儿脑炎确诊病因通常需进行脑脊液检查、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小儿脑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分析其压力、细胞计数、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化脓性脑炎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及糖含量降低,病毒性脑炎则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该检查对鉴别感染类型具有关键作用,操作需严格无菌以避免并发症。家长需配合医生安抚儿童情绪,穿刺后让孩子平卧6小时防止低颅压头痛。
血常规可反映全身感染状态,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病毒感染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提示病情进展。需结合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辅助判断,家长应注意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
头颅CT能快速排查脑出血或占位病变,MRI对早期脑水肿、脑膜强化等改变更敏感。部分病毒性脑炎可见颞叶异常信号,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显示边缘系统病变。检查前需移除金属物品,婴幼儿需使用镇静剂时家长应全程陪护。
采用PCR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可指导抗生素选择,新型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能提高罕见病原体检出率。家长需提供患儿近期接触史和疫苗接种情况,部分检测需3-5天出结果。
脑电图能发现异常放电波,疱疹病毒性脑炎常见颞区周期性尖波,严重病例可出现全面性慢波。监测癫痫发作类型有助于调整抗惊厥药物,长程视频脑电图对非惊厥性发作诊断价值更高。检查时需保持患儿安静,必要时使用水合氯醛镇静。
确诊小儿脑炎后,家长应保持患儿卧床休息,维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吹。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恢复期可进行肢体按摩和认知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和神经系统评估。出现高热持续不退、频繁呕吐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复诊,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