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胃炎的症状

儿童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嗳气、体重增长缓慢等。儿童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儿童慢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与进食有关,可能在餐后加重或空腹时明显。疼痛部位多位于剑突下或脐周,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位置,表现为哭闹不安或拒绝进食。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疼痛发作的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由于胃黏膜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患儿常出现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对平时喜爱的食物也兴趣降低。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家长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胃蛋白酶颗粒、乳酸菌素片等助消化药物。
胃部炎症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尤其在进食后症状加重,严重时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偶含胆汁。家长需注意防止孩子脱水,呕吐后暂禁食2-4小时,之后逐渐给予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若呕吐频繁需及时就医。
胃排空延迟及消化功能紊乱会导致腹部胀满感,患儿常通过频繁嗳气缓解不适。腹胀多在午后或晚餐后明显,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家长可帮助孩子顺时针按摩腹部,减少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摄入,医生可能开具铝碳酸镁咀嚼片缓解症状。
长期消化吸收障碍会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低于同龄儿童标准。家长应定期监测生长曲线,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小儿复方鸡内金散等健脾开胃药物,但需避免盲目补充保健品。
儿童慢性胃炎护理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饥过饱,减少油炸、冷饮等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家长应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创造轻松就餐环境。治疗期间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或碳13呼气试验,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若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