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浓度吸氧不得超过

儿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新生儿 #吸氧

新生儿高浓度吸氧一般不得超过48小时。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氧浓度和时长。

新生儿高浓度吸氧主要用于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危急情况。临床通常将氧浓度控制在40%-60%,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调整参数。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善,高浓度氧可能抑制血管生长因子,导致视网膜缺血、异常增生甚至脱离。同时高氧环境会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影响肺部发育,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风险。治疗期间需每4-6小时评估血气分析,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5%。对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建议联合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减少用氧需求。

若必须延长高浓度吸氧时间,需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新生儿科医师应联合眼科专家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出生后4-6周开始首次检查。呼吸治疗师需每日评估呼吸支持参数,逐步降低吸入氧浓度。营养支持方面需保证150-180kcal/kg/d的热量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E。家长需注意观察呼吸频率、皮肤颜色变化,避免擅自调整氧疗设备。

出院后应定期随访肺部CT和肺功能,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居家环境需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二手烟暴露。如发现眼球震颤、畏光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返院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