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症状是

呼吸衰竭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心率加快、多汗等。呼吸衰竭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肺栓塞、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氧疗、机械通气或药物治疗等措施。
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或需辅助呼吸肌参与。患者可能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则以混合性呼吸困难为主。需通过血气分析明确缺氧程度,并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
发绀表现为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出现青紫色,是缺氧的典型体征。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克每升即可出现。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绀可能逐渐加重,急性发作时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显现。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神经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定向力下降,后期可能出现嗜睡、昏迷。二氧化碳麻醉时可见扑翼样震颤、视乳头水肿。需紧急处理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注射液,或实施无创正压通气。
代偿性心率增快是机体对缺氧的生理反应,初期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发展为心律失常。长期缺氧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需进行心电监护,纠正低氧血症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心率,必要时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
呼吸衰竭时常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皮肤湿冷、大汗淋漓等症状,尤以额部和躯干为著。这是机体应激反应和二氧化碳潴留刺激汗腺的结果。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以减少胃肠胀气对呼吸的影响。严格遵医嘱进行氧疗,家属需学会观察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变化。定期复查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慢性病患者可在家中进行长期氧疗,但出现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