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不包括什么

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通常不包括视力下降、眼球剧烈疼痛、角膜溃疡。病毒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水样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多由腺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
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常见球结膜和睑结膜弥漫性充血,血管扩张呈鲜红色,可能伴有结膜水肿。症状在发病后1-2天达到高峰,通常持续7-14天逐渐消退。急性期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涩,避免揉眼加重刺激。
不同于细菌性结膜炎的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以大量清亮或稍浑浊的水样分泌物为特征,常导致晨起时眼睑粘连。需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眼周,避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患者常主诉眼部砂砾样摩擦感,可能伴随的滤泡增生会加重不适。冷敷可暂时缓解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类滴眼液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
因角膜敏感度增加导致的畏光现象常见于急性期,强光刺激会引发反射性泪液分泌增多。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室内保持适度光线,避免长时间用眼。
约半数腺病毒性结膜炎患者伴有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这是与细菌性结膜炎鉴别的关键体征。淋巴结通常随结膜炎好转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
病毒性结膜炎具有强传染性,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枕头等物品,使用过的眼药水需专人专用。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若出现眼睑肿胀明显加重、视物模糊或持续头痛需警惕并发症,应及时眼科就诊。日常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用脏手接触眼睛可有效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