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复发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复发通常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盆腔疼痛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新病灶,可能与肿瘤残留、治疗不彻底或耐药性有关。复发后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认,治疗方式主要有二次手术、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姑息治疗。
局部复发病灶若未广泛转移且患者体能状态良好,可考虑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盆腔廓清术。术前需评估病灶范围,结合PET-CT排除远处转移。术后需补充放化疗,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注射液,可降低二次复发概率。
对无法手术的复发患者,同步放化疗是主要选择。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靶向照射病灶区域,化疗方案多选用卡铂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注射液。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放射性肠炎,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预防感染。
针对PD-L1阳性或存在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可尝试安罗替尼胶囊等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前需通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明确靶点,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心功能和血压,若出现蛋白尿或高血压需调整剂量。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PD-1抑制剂可用于高微卫星不稳定性患者。需每6周评估疗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皮疹,需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糖皮质激素软膏对症处理。
广泛转移患者以缓解症状为主,吗啡缓释片控制疼痛,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改善恶病质。同时提供心理疏导,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引流缓解腹水。建议通过营养粉补充优质蛋白,维持每日30千卡/公斤体重热量摄入。
复发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盆腔MRI和肿瘤标志物,日常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饮食需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质食物,如蒸蛋羹和西蓝花泥。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出现下肢水肿或呼吸困难时立即就医。保持会阴清洁,使用pH5.5的温和洗液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