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几种类型怎么分辨出来

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可通过病因、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进行区分。原发性高血压占多数,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继发性高血压由特定疾病引起,需针对性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等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多次血压测量结果,需排除继发性因素。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如低盐饮食、减重、规律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由明确疾病引起,常见原因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常伴随原发病症状,如蛋白尿、低血钾、阵发性心悸等。需通过肾功能检查、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需血管成形术,嗜铬细胞瘤患者需手术切除肿瘤,同时配合盐酸哌唑嗪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包括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等。白大衣高血压指诊室血压升高而家庭血压正常,可能与紧张情绪有关;隐匿性高血压则相反,诊室血压正常而动态监测显示升高。难治性高血压指使用三种以上降压药仍控制不佳的情况,需排查用药依从性、继发因素等。这些类型需通过动态血压监测鉴别。
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前者伴随靶器官损害如脑病、心衰等,需立即静脉降压;后者无器官损害但血压显著升高,可口服药物控制。两者均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伴随头痛、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明确器官损害。
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妊娠特有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可能伴随蛋白尿、水肿、血小板减少等。需与慢性高血压鉴别,通过尿蛋白定量、肝功能等检查评估病情。轻症可门诊随访,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需住院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记录波动情况,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限制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血压及靶器官功能。若出现持续头痛、胸闷、视物模糊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