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风湿性疾病有哪些

儿科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皮肌炎、川崎病、风湿热等。这些疾病可能由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该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部分患儿伴随发热、皮疹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片,或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注射液。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等多系统,典型症状包括蝶形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等。病因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触发有关。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同时需避免紫外线暴露。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常规至关重要。
幼年皮肌炎以肌肉无力和特征性皮疹为主要表现,常见眼睑紫红色斑和指关节丘疹。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相关。治疗需结合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肌力。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特征为持续发热、结膜充血、草莓舌及手足硬肿。病因未明,可能与超抗原激活免疫系统有关。急性期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心脏超声随访必不可少。
风湿热由A组链球菌感染后引发,表现为关节炎、心脏炎、舞蹈病等。青霉素V钾片用于清除链球菌,阿司匹林肠溶片缓解关节症状,严重心脏炎需泼尼松片治疗。长期预防性使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可降低复发风险。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不明原因发热、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至儿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日常需注意避免感染诱发因素,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对于慢性病患儿,心理支持和长期随访管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