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便血是怎么回事

儿童腹泻便血可能由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过敏性肠炎、肛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儿童进食不洁食物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腹泻伴黏液血便,可能伴随发热、呕吐。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志贺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痢疾可引起脓血便,伴随里急后重感。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小檗碱片、消旋卡多曲颗粒。家长需对患儿餐具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血便需警惕肠套叠,可能伴随呕吐、腹部包块。空气灌肠复位是首选治疗方法,严重者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送医,延误可能导致肠坏死。
牛奶蛋白或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血性腹泻,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婴儿。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排查过敏原。
便秘导致的大便干硬可能撕裂肛管黏膜,表现为便后滴鲜血。可使用开塞露缓解便秘,配合红霉素软膏外用促进裂口愈合。家长需调整儿童饮食结构,增加西梅泥、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尿量及粪便性状变化。腹泻期间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便后及时清洁会阴部,预防尿布疹。若出现持续高热、嗜睡、血便量增多等情况需立即复诊,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