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怎么办?

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热敷按摩、服用药物、心理调节等方式治疗。消化不良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压力、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主食,搭配蒸煮的蔬菜和瘦肉。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每餐控制在七分饱,进食时细嚼慢咽。可少量食用山楂、酸奶等帮助消化的食物,但胃酸过多者需限制酸性食物。
餐后1小时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避免立即卧床或剧烈运动,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长期久坐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改善血液循环。
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上腹部15分钟,缓解胃肠痉挛。配合掌心打圈按摩脐周,从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方向按压。中医穴位按摩可选择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每日重复进行数次。
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促进排空,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帮助分解食物。胃酸过多者可选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需注意促胃动力药不与抗胆碱药同服,抑酸药避免长期使用。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消化功能,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时进食。严重焦虑者需心理咨询,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消化不良患者需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排除过敏食物。症状持续超过两周、伴随体重下降或呕血黑便时需及时就医,完善胃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注意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