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种类型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单心室畸形和肺动脉闭锁等类型。这些疾病通常在出生后即可被发现,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并需要早期医疗干预。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由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组成。患儿可能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蹲踞现象等症状。诊断后通常需在婴儿期进行根治手术,如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肺动脉瓣成形术。未经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缺氧发作、脑脓肿等并发症。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表现为主动脉与肺动脉位置互换,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分离。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严重紫绀和低氧血症,需依赖动脉导管未闭维持生命。治疗需在出生后短期内进行动脉调转术或心房调转术,延迟手术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死亡。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特征是左心室、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发育不全,体循环依赖右心室通过动脉导管供血。患儿出生后随着动脉导管闭合会出现休克样表现。治疗需分阶段进行诺伍德手术、双向格林手术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部分病例最终需心脏移植。
单心室畸形指心脏仅有一个功能心室,常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临床表现取决于肺血流情况,可能出现紫绀或心力衰竭。治疗采用分期手术方案,包括体肺分流术、双向格林手术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部分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肺动脉闭锁根据是否合并室间隔缺损分为两种类型,均导致肺血流严重减少。新生儿表现为中央性紫绀和低氧血症,需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治疗包括体肺分流术、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等,部分病例需多次手术干预。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需定期带其进行心脏专科随访,监测生长发育和心功能状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戒烟戒酒,按医嘱补充叶酸等营养素。疫苗接种需咨询心脏专科医生,部分活疫苗可能需要暂缓接种。发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或紫绀加重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