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的典型症状

急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寒战高热、腹痛、黄疸、恶心呕吐、休克。急性胆管炎是胆管系统因结石、肿瘤等原因发生梗阻并继发感染的急症,需及时就医干预。
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体温骤升至39摄氏度以上,伴随反复寒战。这与胆管内压力升高、细菌及毒素入血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需静脉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解除胆道梗阻。
右上腹或剑突下持续性胀痛或绞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胆管结石嵌顿或胆道扩张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查体可见墨菲征阳性。解痉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通过内镜取石或手术解除根本病因。
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色加深及陶土样便,因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171微摩尔每升,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60%。需通过影像学明确梗阻部位,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减轻黄疸。
胆道高压反射性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胆汁。严重呕吐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同时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梗阻解除后症状可逐步缓解。
重症胆管炎可能进展为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与革兰阴性菌释放内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需紧急液体复苏,联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强效抗生素,必要时行胆道减压术抢救生命。
急性胆管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选择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清淡软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观察有无结石复发。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需立即返院诊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控制血脂水平,可降低胆管结石形成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