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的症状怎么检查出来

附件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方式确诊。附件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腔操作不当、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发现子宫附件区压痛、增厚或包块。急性期可能出现宫颈举痛,慢性期可能触及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检查时需配合医生放松腹部肌肉,避免因紧张影响判断准确性。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增高。实验室检查能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超声检查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积水或盆腔积液。经阴道超声分辨率更高,能发现较小病变。CT或MRI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能清晰显示盆腔解剖结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并发症,如输卵管卵巢脓肿。
通过子宫内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可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改变。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用于疑难病例或手术治疗时。病理结果能明确炎症性质和程度。
腹腔镜能直接观察盆腔脏器,可见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物或粘连。同时可进行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腹腔镜检查准确率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多用于诊断困难或需手术治疗的患者。
出现下腹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规范用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配合物理治疗。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预防慢性盆腔痛和不孕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