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是啥病症

神经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厌食症 #神经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刻意限制进食、极端追求体重减轻为核心特征的心理行为障碍,属于进食障碍的常见类型。该病症主要表现为对体重增长的强烈恐惧、体像认知扭曲及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压力、神经生物学异常等因素有关。

1、核心症状

患者存在持续性能量摄入限制行为,常通过过度运动、催吐、滥用泻药等方式强化减重效果。体重显著低于正常范围但仍主观认为肥胖,伴随月经紊乱、皮肤干燥等生理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暴食后清除行为,属于神经性厌食症的亚型表现。

2、心理特征

患者普遍存在体像认知障碍,即使骨瘦如柴仍感觉躯体臃肿。常伴有完美主义倾向、焦虑抑郁情绪,部分合并强迫症状。对食物热量极端敏感,可能出现仪式性进食行为,如将食物切碎、缓慢咀嚼等。

3、生理损害

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循环系统异常,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运动系统损伤,以及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问题。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在精神疾病中居首位。

4、诱发因素

遗传易感性约占发病风险的50-80%,一级亲属患病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社会文化压力如以瘦为美的审美导向是重要环境诱因,童年虐待、家庭关系异常等心理创伤也可能参与发病。

5、治疗原则

需营养支持与心理治疗并重,急性期以恢复体重、纠正代谢紊乱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奥氮平片改善进食焦虑,盐酸氟西汀胶囊调节情绪。认知行为治疗帮助重建健康体像认知,家庭治疗改善支持系统。严重营养不良需住院进行肠内营养干预。

患者日常应建立规律进食计划,避免单独用餐,家属需注意监控体重变化而非刻意讨论体型。康复期可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需营养师指导保证热量摄入。建议定期复查骨密度、心电图等指标,警惕复发性暴食行为。早期识别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持续拒食或心动过缓应及时精神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