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丧失了怎么办

肺功能丧失可通过氧疗、呼吸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肺移植等方式治疗。肺功能丧失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原因引起。
长期低流量吸氧适用于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可选用制氧机或便携式氧气瓶。氧疗能纠正缺氧状态,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每日使用时间需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家庭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能改善气道塌陷。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上肢阻抗训练、有氧踏步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需配合指脉氧监测,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停止。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可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控制气道炎症。合并感染时需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需服用安立生坦片。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呼吸科医师处方。
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可选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期间需定期调整通气参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终末期肺病患者评估符合条件后可考虑肺移植手术,需进行供受体匹配度检测。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肺功能和排斥反应。移植后1年生存率可达80%,但存在供体短缺问题。
肺功能丧失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每日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进行舒缓的太极拳或八段锦锻炼,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属需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家中配备血氧仪和应急氧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