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有哪些药品

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主要有碘海醇注射液、泛影葡胺注射液、碘普罗胺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等。这些造影剂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显示涎腺导管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帮助诊断涎腺疾病。
碘海醇注射液是一种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具有较低的渗透压和化学毒性,对涎腺组织的刺激性较小。该药物适用于腮腺、颌下腺等大涎腺的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导管系统的走行和分支情况。使用前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碘过敏史,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泛影葡胺注射液属于离子型造影剂,价格相对较低且显影效果良好,但渗透压较高可能引起局部不适。该药物可用于涎腺导管系统的形态学检查,尤其适用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既往有哮喘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碘普罗胺注射液为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近,安全性较高。该药物特别适合儿童、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涎腺造影检查,能减少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感和并发症风险。检查前需确认甲状腺功能状态,甲亢患者应避免使用。
碘帕醇注射液为新一代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具有优异的显影密度和耐受性。该药物在涎腺造影中能提供高对比度的影像,有助于发现微小导管病变和结石。使用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造影剂滞留。
碘克沙醇注射液是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几乎不引起血浆渗透压变化,特别适合高危患者。该药物在涎腺造影中能清晰显示导管狭窄、扩张等结构异常,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需谨慎使用,检查后建议监测肾功能变化。
进行涎腺造影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及基础疾病情况。检查后24小时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涎腺分泌负担。如出现面部肿胀、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涎腺疾病。选择造影剂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效果与安全性,患者无须自行选择或购买造影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