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身心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身心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发或加重的躯体症状,常见表现包括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心血管异常及皮肤问题等。这类疾病通常与长期压力、情绪障碍或创伤事件有关,需结合心理干预与躯体治疗。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或便秘。这类症状与脑肠轴调节异常相关,临床常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功能,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情绪状态。
持续性头痛、背痛或肌肉疼痛可能由焦虑抑郁诱发,疼痛部位多不固定且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治疗可选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抗抑郁药,结合正念减压训练。疼痛程度常与情绪波动呈正相关。
入睡困难、早醒等失眠症状常见于焦虑患者,部分伴随夜间心悸或盗汗。短期可使用右佐匹克隆片调节睡眠节律,长期需通过睡眠卫生教育及放松训练改善。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加重原有躯体疾病。
心理应激可引起心慌、胸闷等心脏神经症表现,心电图检查多无异常。临床常用稳心颗粒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严重者需联用盐酸普萘洛尔片控制症状。这类患者常过度关注躯体不适感。
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病变可能与心理因素相关,表现为瘙痒、红斑反复发作。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同时需进行应激管理训练。情绪平稳期皮损多自行减轻。
身心疾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和深绿色蔬菜。建议记录症状与情绪变化的关联性,必要时寻求心理科与对应躯体疾病专科的联合诊疗。避免过度依赖药物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应作为基础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