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流脓水而且还有一股臭味

关键词: #耳朵
关键词: #耳朵
耳朵里面流脓水且有臭味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的表现。该症状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化脓性中耳炎多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所致。急性期可见鼓膜充血穿孔,脓液流出后臭味明显,可能伴随发热、耳闷胀感。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鼓膜穿刺引流。日常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污水入耳。
外耳道炎常因挖耳损伤或游泳后感染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表现为外耳道肿胀、黄色脓性分泌物伴腐臭味,触碰耳屏时疼痛加剧。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硼酸酒精清洗,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克霉唑乳膏。保持耳道干燥,禁用棉签掏耳。
胆脂瘤型中耳炎属于慢性病变,角质上皮堆积形成胆脂瘤可破坏听小骨,导致持续流脓伴恶臭。典型症状包括听力进行性下降、头痛,CT检查可确诊。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耳廓或外耳道外伤后未规范处理可能继发感染,常见于异物刺伤或暴力掏耳。创面渗出脓液混合血性分泌物,腐败气味明显。需彻底清创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深部感染需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恢复期避免压迫患侧睡眠,防止二次损伤。
罕见情况下耳部鳞状细胞癌或腺样囊性癌可导致耳道血性脓液伴恶臭,夜间疼痛显著。伴随症状包括面神经麻痹、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可确诊。治疗需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晚期使用顺铂注射液化疗。此类患者需密切随访监测转移灶。
出现耳流脓伴臭味时禁止自行冲洗或塞入棉球,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沐浴时用防水耳塞保护患耳。急性感染期可冷敷缓解疼痛,慢性病变患者需加强营养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眩晕、高热等并发症,必要时需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