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衰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衰 #幼儿

婴幼儿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严重贫血、呼吸道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婴幼儿心衰多由心脏结构异常或功能受损导致,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干预。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心衰的首要病因,约占病例半数以上。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可导致肺循环充血,增加心脏负荷;法洛四联症等复杂畸形则直接损害心功能。患儿常表现为喂养困难、多汗、呼吸急促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症可药物控制,中重度需手术矫治。

2、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婴幼儿继发性心衰的常见原因,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感染后可引发心肌细胞坏死。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肝脏肿大等表现。治疗需绝对卧床,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重症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严重贫血

重度缺铁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时,心脏代偿性增加输出量可导致心功能失代偿。患儿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增快、水肿等。需输注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同时补充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并治疗原发病因。

4、呼吸道感染

重症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可诱发急性心衰,因缺氧和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担。患儿常见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需氧疗配合阿莫西林颗粒抗感染,必要时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前负荷。

5、代谢性疾病

糖原累积病、线粒体病等遗传代谢缺陷可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患儿多伴有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等全身表现。需限制活动,使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改善能量代谢,部分病例需生酮饮食治疗。

家长需密切监测婴幼儿的呼吸、心率及精神状态,发现喂养困难、多汗、体重不增等异常应及时就诊。日常注意预防感染,保证营养均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剧烈哭闹增加心脏负担,维持适宜环境温湿度以减少耗氧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