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倒睫毛什么症状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幼儿 #婴幼儿

婴幼儿倒睫毛主要表现为眼睑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可能刺激角膜或结膜,引发眼部不适。常见症状有频繁眨眼、揉眼、畏光、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等。

1、频繁眨眼

倒睫毛持续摩擦角膜会导致婴幼儿反射性频繁眨眼,可能伴随眼睑痉挛。部分患儿因异物感明显会主动闭眼或眯眼。若睫毛长期刺激角膜上皮,可能诱发角膜炎,表现为结膜充血加重。建议家长观察孩子眨眼频率,及时用无菌棉签轻轻拨开倒睫,避免强行拔除。

2、揉眼动作

婴幼儿常因倒睫刺激出现反复揉眼行为,尤其在困倦或晨起时更明显。揉眼可能加重睫毛对角膜的机械性损伤,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家长需修剪孩子指甲防止抓伤,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若发现眼睑红肿需警惕继发感染,必要时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感染药物。

3、畏光流泪

倒睫刺激三叉神经末梢会引起畏光反应,在强光环境下症状加剧。患儿可能出现反射性流泪增多,泪液冲刷试图缓解异物感。建议家长避免强光直射孩子眼睛,外出时可佩戴宽檐帽。持续流泪可能导致眼周皮肤湿疹,可涂抹红霉素眼膏保护皮肤。

4、分泌物增多

睫毛刺激结膜会导致黏液性分泌物增加,晨起时可见眼角积聚黄白色分泌物。继发细菌感染时分泌物可能转为脓性。家长可用消毒棉球蘸温水从内眦向外眦轻柔擦拭,禁用不洁物品接触眼睑。若分泌物持续3天未缓解,需就医排除结膜炎可能。

5、角膜损伤

长期未处理的倒睫毛可能造成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检查可见绿色着色点。严重者可能出现角膜云翳影响视力发育。建议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对于顽固性倒睫可考虑电解毛囊术。日常可短期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角膜修复。

家长发现婴幼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自行拔除睫毛,以免造成毛囊炎或睫毛乱生。可暂时用胶布轻提下睑皮肤缓解刺激,但需注意胶布过敏风险。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摄入,有助于维持婴幼儿眼表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出现角膜混浊,需及时至眼科进行专业评估,根据倒睫数量和严重程度选择观察随访、物理拔除或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